中医药文化
您当前的位置是: 首页 > 中医药文化文章正文

【杏林科普】清明养生——疏肝调气血,润肺健脾胃

来源: 时间:2024-04-05 20:55 发布人:丁路萌 浏览:

 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,清明前后,自然界阳气进一步升发,气温升高,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上升到12℃以上。清明前后,草木萌发、桃李初绽、杨柳泛青……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。

  清明吃青团,祭祖又养生

  清明时节,北方人常吃枣饼、麦面糕等,南方人多食用青团、清明果和糯米糖藕等,这些食物中青团知名度最高。青团主要用鼠曲草或其他绿叶蔬菜制成青汁,和糯米粉搅拌混匀,然后包上豆沙、枣泥等馅料,用芦叶垫底,放到蒸笼内蒸熟。蒸熟的青团色泽鲜绿,香气扑鼻,是清明节最有特色的时令食品。

  鼠曲草有祛风除湿、化痰止咳的功效,最宜调理清明前后雨水较多所致风湿疼痛、痰湿咳嗽。

  清明时节天气回暖,到处生机勃勃。人们远足踏青,或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,亲近自然,可谓顺应天时,有助于吸纳阳气,散去体内郁积的寒气和抑郁,有益于身心健康。

  清明之后,雨水较多,湿气较重,容易使人疲倦嗜睡;而晴雨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感冒。因此在饮食调养上,清明时节不宜多食辛热之品和发物,如羊肉、狗肉要少吃,白酒也不宜多饮;可多吃补脾利湿的食物和药材,如山药、扁豆、糯米、薏苡仁以及党参、黄芪等。

  人体自立春之后体内阴气已经很微弱,而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越盛,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。一方面,肝气要发挥其疏泄、调节气血的重要作用,需要肝血充沛,故清明时节宜适当多吃些补肝、补血的食物,如枸杞子、核桃、花生、红枣等。另一方面,肝气过于强盛易产生肝郁和肝火,也容易伤脾、伤肺,所以应该注意食用一些疏肝、清肝、健脾、润肺的食物,如玫瑰花、佛手、荸荠、菊花等。

  清明养生代表药膳食疗方

  1.养气安神汤

  原料:西洋参5克,薏苡仁一把,鲜山药半根,莲子30粒,乌鸡半只。生姜、精盐、胡椒粉各适量。

  做法与用法:西洋参洗净;莲子、薏苡仁泡软;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,清水泡去黏液;乌鸡清洗干净,砍成大块,开水焯去血沫;生姜洗净,切大片。乌鸡放入炖碗中,加入西洋参、莲子、薏苡仁、山药、姜片和清水,隔水炖两个小时,加入精盐、胡椒粉调味即可。直接食用,食肉喝汤。

  点评:西洋参味甘微苦,性凉,归肺、心、脾经,能补气养阴、清热生津,主治气虚阴伤、心肺脾气不足所致神疲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口干口渴、心烦急躁等。西洋参可以帮助人们抵抗疲劳、振奋精神、缓解压力,同时补而不易上火,因此最宜用于清明前后气虚所致神疲乏力的调补。

  本方以西洋参为主,配合健脾祛湿的薏苡仁、山药、莲子,以及补肝养血的乌鸡,全方合用,具有补气养血、健脾祛湿的功效。适用于气血不足、脾胃虚弱、湿邪阻滞所致“春困证”,如神疲嗜睡、身倦肢困、食欲不振、大便稀软、排解不畅等不适症状。

  2.桑叶菊花茶

  原料:桑叶、黄菊花、薄荷、生甘草各10克。冰糖适量。

  做法与用法:各物洗净,放杯中,开水冲泡。代茶饮用,随喝随添水,至味淡为止。可根据需要加入适量冰糖。

  点评:桑叶、菊花具有协同作用,常搭配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等表证,既能疏散体表风邪,又能清泄肺中邪热,而且长于清头目、利咽喉。另外,桑叶尚具润肺止咳之效,菊花还有清热解毒之功。因此两者同用,是治疗春夏气候温暖之时,风邪与热邪结合,外感风热所致发热、头痛、目赤、咳嗽等不适症状的良药。

  本方以桑叶、菊花为主,合入薄荷、生甘草组成。薄荷味辛,性凉,擅长外散风热、透汗解表,也能清头目、利咽喉,可明显增强桑叶、菊花的宣散风热之力。甘草生用,一者解表利咽、治咽喉肿痛,二者清小肠实火、疗小便短赤涩痛。以上四物均为药食两用品种,合用具辛凉解表之功,同时还能在上清解、在下清利。适用于清明前后伤风受热或春夏季节风热感冒所致发热恶风、出汗不多、咽痛咳嗽、头痛较甚、眼目红赤、小便短赤涩痛等症状的调治。

  食用注意:应使用黄菊花。身热较甚、出汗较多者,原方去薄荷;咽痛不重或无小便短赤涩痛者,可去生甘草。